那一年冬天,接近年底的那段日子,除了每天殷殷期盼能親眼目睹大雪紛飛的西姆拉 (Shimla),最近街頭上都在議論紛紛一部剛上映的電影:Dangal (中文翻譯: 我的冠軍女兒),也促成我解鎖人生第一次的印度電影院小小觀察記。
那天,V和他的兩位朋友打算傍晚去位在Mall Road的電影院(Ritz Cineplex)看Dangal,我怎麼可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,說什麼也要蹭團一下。沒想到因為電影實在太夯,現場購票人潮把電影院內原本就小的售票大廳擠得水洩不通,「吶,你的票。」我瞪大眼睛,盯著票價好久好久,「60盧比? (約30元台幣)」我想起在台灣,一場電影動輒250-300元台幣,對我來說是一筆有多餘閒錢才會開銷的「娛樂性花費」,我看著這張彷彿獲得超值優惠券般,打了對折再對折的電影票,深深感慨資本主義早已無聲地蔓延了整個世界。
準備好爆米花,走進電影院後,和一般電影院一樣,偌大的橫幅螢幕,寬敞的走道及目測約100多席的座位,一如往常,正式播放之前,總會播放10分多鐘的電影預告片,但接著,螢幕黯去變成了黑屏,中間出現了一句:” Please stand in honour of National Anthem” 在場剛剛在大聲聊天,嚼爆米花,滑手機的人們,都在那一瞬間停止了所有動作,從座位上彈了起來。「阿?」我還沒意會過來,被V從座位上拉了起來,斗大的黑屏接下來被印度國旗佔滿了整個畫面,飄揚著,國歌旋律一下,前方、後方及身旁的人們,全都中氣十足的唱起印度國歌來。
我當然不會唱印度國歌,我和大家一起站在電影院內,面對著螢幕裡仍在飄揚的印度國旗,眼睛觀察著四周,心裡卻是滿滿的澎湃,我明明不是位印度人,但是陌生的彼此在這裡一起齊唱國歌的共鳴,彷彿有種散發光芒的凝聚力量,把所有人的心緊緊繫在一起。
眾所皆知印度的電影長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長,Dangal也不意外,片長直接延伸到天荒地老,2小時49分鐘。當我還在努力釐清劇情時,上方的暖色大燈忽然啪的一聲,整個電影院亮了起來,我瞇著雙眼,花了一點時間重新適應光線的同時,大家已經陸陸續續從座位上站了起來,有些人伸著懶腰,有些人跑出去買零嘴和飲料,有些人到外頭抽菸,「電影怎麼突然結束了?」「不是啦!現在中場休息15分鐘。」V大概發覺我一臉困惑,一付「你也太誇張了吧」的樣子跟我補充。想想也是,幾乎三個小時的電影,要是這麼長的電影中間完全沒有休息時間,又放肆地在裡頭大吃又大喝,也會忍不住起身去廁所解決生理問題吧。
來到印度生活一陣子後,不可否認印度民族身上竄流著濃度極高的跳舞血統,我的室友們每天一定會做的事,就是把寶萊塢音樂轉到最大聲,在房間裡勁歌熱舞。而在影視產業中,電影作為印度人娛樂消遣的一種方式,自然會反應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。不過,我直到今天才知道,原來演員們在電影裡歌舞的同時,電影院也會跟著搖身一變成為大舞池,不管是年輕小伙子,小朋友還是印度大媽們,只見大家全都自然而然站起來,隨著音樂的節奏恣意擺動著身體,絲毫不在意他人眼光。我彷彿被強制登入一場沉浸式體驗,看著遠方2D的畫面慢慢向場外擴延,成為環繞身邊的3D動態影像,我的感官體驗忽然被無限放大,有那麼一瞬間,我以為我就活在電影裡面。
後來,電影的劇情都不是重點了 (反正這是一部全印度語,完全沒英文字幕的電影,我只能一直煩著V叫他當我的隨行翻譯),回想起在印度電影院看電影的這天,忽然有股莫名的感觸,在台灣電影院看電影時,我們被社會調教之下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禮貌的觀影人,不會因為突然特別想吃臭豆腐而偷渡進來,不會在被戳中笑點時,毫無遮掩地捧腹大笑,更甭說聽到喜歡的電影配樂時,恣意站起來隨著節奏跳起舞來了。在印度的電影院看電影,就好像一群人聚在家裡看電視,這樣的自然,愜意與日常。
備註:2017年3月,後來冠軍的女兒(Dangal)終於在台灣上映,我於是又找到了機會,配著中文字幕,和家人再重頭看過一遍。
/
▴更多關於Shimla的故事:
/
Story @ Shimla, India.